24-25赛季,德甲两支直接降级球队诞生——波鸿和荷尔斯泰因基尔。海登海姆排名倒数第三,将与德乙第三名争夺一个德甲名额。
荷尔斯泰因基尔只在德甲呆了一个赛季。23-24赛季,荷尔施泰因基尔的升入德甲创造了历史。它见证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没有德甲球队的历史。
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曾建见证过日耳曼人的两支——德意志人和维京人的恩怨。
基尔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的首府,历史上曾经见证过德国的崛起,德二的衰败。
基尔所在地区叫做荷尔施泰因地区,它与北部的石勒苏益格组成了德国最北部的联邦——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
基尔的城市始建于公元1233年,1284年,基尔成为了汉萨同盟的一部分。
丹麦则长期占据了荷尔施泰因。基尔历史上曾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丹麦(1776-1863)管辖。
19世纪,欧洲掀起了拿破仑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和英国关系密切的瑞典站队反法同盟,丹麦则站队法国。
失去挪威使丹麦丧失38.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丹麦本土面积的近10倍,而且丹麦也丧失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所有领土。
虽然丹麦失去了挪威,但仍对荷尔施泰因地区有着管辖的权力。直到1864年,丹麦与德意志两个最强大的邦国普鲁士、奥地利之间爆发战争,丹麦战败,失去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个地区。
普鲁士、奥地利为了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1866年爆发了普奥战争,奥地利战败,基尔成为了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的一部分。
1870年,普鲁士和法国之间因为德意志的统一问题爆发了普法战争。普鲁士战胜了德意志统一最后的障碍——法国,完成了统一。
为了区分奥托大帝曾经创立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在俾斯麦和普鲁士的带领下统一的这个德国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德二。
统一后的德国面临着来自法国的压力。为了防止法国的复仇,德意志强力扩充陆军的实力。
众所周知,统一后的德国凭借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春风,成为了重要的制造业大国。
日益强大的德国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然而,世界殖民地主要被英法等殖民国家瓜分。
德国的领土只靠着波罗的海和北海两个海域。因此,德皇威廉一世在北海的威廉港和波罗的海的基尔作为德国的海军基地。
众所周知,基尔地处波罗的海。波罗的海进出北海的厄勒海峡、大小贝尔特海峡主要被丹麦掌控。
因此,要想自由进出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需要修建一条横跨日德兰半岛的运河。
早在1784年,该地区曾建立一条从基尔湾到艾德河的运河。然而,这条运河吃水深度只有3米,大大限制了该地区的发展。
因此,德国希望在这条运河的基础上重新开凿运河。第一可以摆脱对于丹麦的依赖,第二,可以发展商业贸易。
海军基地以及基尔运河的修建使得基尔的城市人口规模出现激增。1864年,也就是普丹战争之后的那一年,基尔的全市人口只有1.8万人,到1910年基尔全市的人口达到了20万,成为了当时德国的大城市。
然而,德意志的强大却是伴随着争霸战争而起。因为不满原有的国际秩序,德国不断对于欧陆大国法国、海洋霸主英国发起挑战。
英法之间为了共同地敌人德国,放下过去的世仇,结成同盟(英法俄协约国)。德国则拉拢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组成同盟国阵营。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一战爆发。然而,德国却在陆战中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此外,德国的海军在同海洋传统霸主英国的作战中处于劣势。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海军被锁死。
随着战争后期德国的劣势突显。德国的军粮食品供给严重短缺,这导致了德国水兵士气低落。
伴随着起义的扩大,德二政府不得不对起义者做出妥协。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式寿终正寝。
现代足球运动,就是该国人口的缩影。这句话用在很多足球强国再合适不过。基尔亦是如此。
德甲降级球队荷尔施泰因基尔直到24-25赛季,才第一次踢上德甲联赛。其主场只能容纳1.5万人就是例证。
这也是基尔的城市缩影。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之后,基尔,这座曾经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辉煌的见证地,如今成为了德国不起眼的小城市。